在土右旗西老藏营村科技小院门前,来自12个城市的甘露子在50亩土地上肆意生长,小院的科研人员站在地头对即将收获的甘露子充满期待。2022年5月,土右旗甘露子小院正式成立。当“高大上”的科技与“接地气”的小院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创新火花,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资料图】
扎根田间地头
炙热的阳光下,甘露子吸收大地的养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这是村集体流转回来的50亩土地,这里不仅有适合甘露子生长的沙土土质,气候和环境也都适合其生长,而且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使用除草剂等各类农药。”看着地里的甘露子,内蒙古农业大学21级博士黄欢向记者一一介绍,他们把来自不同地方的甘露子集中种植起来,看哪个地区的品种更适应本地环境,生长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近年来,土右旗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因地制宜创新集成增产增效技术,将高校、企业、政府、研究所、农民、合作社借助科技小院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目前,甘露子科技小院已经培养了数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来自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加工与安全等多个专业。
“我们在科技小院,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专业研究课题,也会和周围的农户打交道,解决甘露子与小麦套种,贮藏过程中发黑、长霉、失脆等问题。”黄欢说。
来到甘露子科技小院一年多了,科研人员最大的感触是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内蒙古农业大学21级专硕张艳香说,在生产种植中,科研人员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农民的实践经验充足。“我们通过在田间地头的沟通,不断磨合,双方都能长知识,技术操作更加全面。”在她看来,科技小院对科研人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科研人员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就会来到科技小院做实验。每个科技小院都聚焦一种农作物,覆盖整个生长过程。
记者在与科研人员的交谈中得知,科技小院通常有3位学生常驻,参与小院工作的研究生有21人,本科生29人。老毕业生走了,又有新生进来,以此保证科技小院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小院科研人员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能完成自己的毕业课题。
“我们都做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验,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这里的产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张艳香说。
土右金杏科技小院、土右荆芥科技小院……如今,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在土右旗各个村镇,推动着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冒尖”破土。
知识转化为增收产品
来村里读研,科研人员与小院共成长。
成立以来,甘露子小院已经完成从一个废弃的校园发展为科研与企业生产线一体的华丽蜕变。现如今走进科技小院内,厂房、冷库、实验室等一系列现代化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一颗颗甘露子经过车间的加工之后,变成了一瓶瓶美味可口的酱菜,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助力农户增收。
“我觉得来到这成就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实实在在的帮助农户。”张艳香说,“我们尝试经过晒干、复水让甘露子保持原有的脆度与口感,在保持脆度的程度上,开发出各类产品,比如有俄式酸甘露子、甘露子糖葫芦、韩式甘露泡菜等,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跟随张艳香的脚步,走进科技小院里的酱菜厂,100余口大缸里腌制好的酱菜原料即将投入生产。
据酱菜厂副厂长辛满仓介绍,去年他们收购了村民种植的甘露子70多吨、芥菜30余吨。“我们计划生产十余种口味的酱菜。今年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他们进一步丰富了腌制品的种类,提升了产品品质,扩大了市场份额,预计能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收。”辛满仓说。
销售端酱菜市场不断拓展,前端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甘露子产业正在成为土右旗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又一面金字招牌。“之前村民们不敢大规模进行种植,自从有了酱菜厂和科技小院的保驾护航,农户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共种植1000多亩的甘露子,并且当地种植小麦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小麦丰收之后还可以继续种植甘露子和白菜之类的农作物,实现两茬种植,为农民新添了一条增收路子。”西老藏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文开说。
“甘露子除了做成食物之外,还具有药用作用,接下来我们会加大甘露子的药用价值开发,增加附加值。”张艳香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希望通过科技小院的力量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让更多农牧民因为科技进步而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记者:樊佳疑;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